收起

先敬畏传统,再剑走偏锋——谈夏宇书法篆刻的创新

管继平

近几年,沪上实力派书法篆刻家夏宇艺事频繁、新作迭出,颇引起同道之关注。继2012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"问道书艺"之后,今年又南下浙江台州,于台州市政府大楼举办了"夏宇书法篆刻展",两次艺术个展均取得非常的成功,反响甚烈,前一次《上海日报》、《美术报》皆以整版的篇幅加以报道,后一次如《台州日报》、《台州晚报》以及《台州电视台》等当地一线媒体,也竞相报道,他们被作者的艺术胆识和作品的创新意识所折服,一些浙江书坛的"大咖"也纷纷不吝赞词,评价夏宇的作品是"书法与色彩、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,使纯粹的书法产生了别样的情致,表象的色彩更凸显出对传统笔墨精神的内在追求,真正做到了艺术同源,为传统艺术开辟了新路。"
我想,夏宇兄近年来的成功"爆发",与他多年来的探索积累有很大关系。其实夏宇兄出道非常早,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,才二十出头的他,就已经在全国篆刻大展上获奖了。当然,有了完美的"开局",若从此沾沾自喜、不思进取,那仍将一事无成。夏宇兄则并未被初始的"成功"而迷失了方向,相反他却进入了长时间的沉寂,并以二十年的"沉寂"换来这一次的"飞跃",这其中的思考与积淀,无疑是成熟而深厚的。
夏宇兄的创作,从来就不喜欢顺着安稳平静的路子,亦步亦趋。他的创作信条,就是从心所欲,不为规则所束缚。然而,这从心所欲,又须依傍传统。所谓"不逾矩"者,即不背离传统也。这似乎是一对矛盾,因为对任何一门艺术来说,缺乏传统,那是无本之木,是野狐禅;若过于依赖前人,毫无自我,又多半是没有个性的艺术。所以夏宇兄决定"发挥自己的艺术个性,在夹缝中求得生存空间"。这种理念,与他进入"韩门"后,受著名篆刻大师韩天衡先生的影响,有很大的关联。韩先生的书画印,皆以强烈的个人面目,于艺坛独树一帜。多年来在先生那里不断聆教,使他的眼界和思路,都有很大的拓展。所以他的作品,往往在追摹古人的同时,不断开创自己独有的个性,寻找一条旁人忽视的小道,以求出奇制胜。
不过,要在夹缝中打开一条生存之道,也非易事。唯有深入传统、借鉴传统,方有自己的"出路"。夏宇兄常说,首先要敬畏传统,然后再"剑走偏锋"。其实,传统与创新有时并不矛盾。如果一个人把传统吃透,传统到了极致,那么距创新也就一步之遥了。所以,夏宇兄在印章的方寸天地里苦心经营,巧妙地将钟鼎、古币、瓦当、砖铭等文字,杂糅整合,有机而妥贴地融合成自己的篆刻语言,虽说也是在创新,但他的创新却不脱古意,这是难能可贵的。我们都知道,篆刻艺术从秦汉学到明清,要想创新,要想在夹缝中"杀出一条血路"来,可能比不上登天之难,然而成功者也肯定不会太多。但是夏宇兄有胆识,有思想,敢于走上这条路,并选定自己的方向。
既然"性格决定命运",那么它同样也决定了我们的审美,决定了我们的风格。夏宇兄篆刻如此,书法也如此。近年来,他对彩墨书法上的追求,也是本着探索的精神,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。他从儿童的绘画作品中获得灵感,从那稚嫩拙朴的线条、大胆夸张的结构、明亮斑斓的色彩......通过很长一段时期的实践与揣摩,他终于成功开创了一种融传统书法、篆刻以及色彩等多种元素的艺术形式--"彩墨书法"。我读过多幅夏宇兄的"彩墨"作品,那扑面而来的气息,确实是阳刚明快的,也很有现代感。然而你仔细品读,他对书法笔墨的控制、对章法疏密的安排、对色彩画面的驾驭,都表现出他对传统艺术的审美体验。
我们通常理解的传统书法,主要是以线条和水墨来表现,并无色彩与绘画的参与。夏宇兄的书法少年时就得自名师传授,二十多年来练就的真草篆隶,都有相当的基础。为了丰富书法创作的手法,他别出心裁,将单一的线条通过枯湿浓淡、徐疾变化,加入色彩块面,再运用篆刻的章法,造成字与字之间的挪让穿插、左右顾盼,而组合成一幅完美的现代抽象画。这无疑是夏宇兄在书法传统的"旧瓶"里,酿出自己的"新酒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