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起

好色笔墨 — 谈夏 宇(天易)的彩墨书法画

书法篆刻家夏宇出道较早,1990年他的作品第一次参展就荣获了全国篆刻大奖,
那年他才23岁。以后他又多次参展并获奖,成绩斐然。但如果问他,对于篆刻和书法更偏爱哪个?他会毫不犹豫地说,是书法。然而,他却很少在人们面前展示其书法,每当问起,他就会对你笑言:"写不好难见人。"那天,我突然造访他的工作室,不仅看了他的印章作品,也读到了他颇显功力的小楷和草书,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他那富有创意的彩墨书法。这亦书亦画的彩墨书法作品,是夏宇将传统书法、篆刻与西洋色彩有机大融合的产物,故戏称为"彩墨书法画"。
书法与色彩的相结合,自古有之。唐朝就有风行一时染成十种颜色的小笺纸,文人墨客们多以这种纸来写诗作词或书信唱和。自宋以后,随着造纸工艺的进一步提高,出现了各种颜色的洒金纸、泥金纸、粉笺纸、蜡笺纸。古人"好色"之风,今人亦趋之。近年来,在各种书法展览上,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用彩色宣纸来书写的,缤纷的色彩,使原本略显平淡而沉静的黑白世界,平添了色彩元素,整个展览因而增加了不少活泼的氛围。但是,夏宇的"好色"又与之迥然不同,他不用现成染色的宣纸,仍在洁白的宣纸上进行书法创作,然后再用不同的色彩进行渲染,使色彩与墨色线条成为一个整体,产生别具一格的现代绘画效果。
夏宇的书法,走的是传统一路。从6岁起他拜杨永健、徐伯清两位先生为师学习书法。他告诉我,老师规定假期每天必须完成临习小楷三千字,每次见老师都是提着一大卷习作去的,而老师则先看数量再看质量,两者缺一都要受罚。有一次,他发高烧在医院里吊针,看着输液细管里不断流动的点滴,满脑子想的不是学校里的作业,而是如何完成那三千小楷。平时,他每天要临帖四个小时以上,到了假期每天临习要近十小时。9岁那年,他刻苦学习书法的事迹,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少儿节目制作成专题报道,在少年宫和学校成为一时美谈。数年间,大强度的训练,使他打下了厚实的笔墨基础,从正草隶篆,到汉简魏碑,他都广泛涉猎,诸体技法熟记于心,这为他如今创作奠定了必备的土壤和原动力。后来,尽管他一度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篆刻上,但始终没有停止临帖的功课,由于其书法的底蕴支撑,使他的篆刻创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在艺术上,夏宇是一个不断进取、敢于探索的人。他认为,从历史发展来看,传统书法不是一成不变的,无论是其书体,还是其书写的载体,每个时代都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和特征。同时,东西方传统艺术,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两大体系,在如今这个开放多元的时代,既要重视从东方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,也可在借鉴西方传统艺术中得到有益的启迪,在取舍中结合自身的审美取向,抒写出富有个性风格的现代作品,而一味地复制古人,是没有任何意义的。多年前,夏宇去看望一位从事儿童艺术教育的朋友,当他看到许多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后,那稚嫩而大胆的线条,夸张的结构、灵气十足的色彩处理,一下子就触发了他的灵感:书法为何一定要延续传统的书写形式?完全可以让宣纸的色彩更加丰富、厚实起来!于是,他开始了将彩色与书法相结合的探索研究。
夏宇没有走当今流行怪异的"现代书法"之路,也没有走工艺性的装饰画之路,他清楚地明白,笔墨线条是书法的生命,书法缘于文字,两者是相辅而行的一个整体。因此,他的创作是以可读可识的草书为根。在创作中,他追求作品跌宕起伏的气势,错落有致的节奏,既有一泻千里的豪情,又不乏曲折盘绕的委婉。这恣肆纵横、跳跃腾挪的笔墨线条,在粗细、长短、方圆、疏密、浓淡、干湿的诸多变化中,呈现出充满现代构成的空间。娴熟的笔墨功底,自由畅快地挥洒出他狂放而内敛的情感,是阳刚和含蓄演奏出的人生交响乐章。
在用色上,夏宇多以红、黄、蓝三原色为主,根据文字内容配上相应的色彩,结合每个空间的形状、位置、面积等因素,在一个主题色调中,按照不同色彩的色相、明度、纯度作合理的对比调和。同时,他利用生宣渗入、化开的特点,通过反复宣染、积染、重叠等不同手法,以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表达出作品丰富的内涵,巧妙地发挥出先"色"夺人的内在力量,通过黑色笔墨与色彩的有机相融,让人产生对色彩的感观和心理的互动,感受从中传达出书法特有的韵味和绘画的效果,创造出全新的色彩画面意蕴,让观者产生无尽的想象空间和艺术享受。
令人羡慕的是,精通篆刻的夏宇,往往会根据创作内容的需要,随时刻出形状大小不同的印章,并使用不同颜色的印泥,小小的一枚印章,不仅起到了协调画面的作用,也是点睛的神来之笔,这更是一般书画家难以做到的。
好"色"的夏宇,大胆地将其他艺术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,使纯粹的书法产生别样情致,表象的色彩,更突现出他对传统笔墨精神的内在追求,这是一条有益的艺术探索之路。那天,我对他说:"应该让彩墨书法画走出书斋,让更多的人了解它,让它在不同的声音中不断地成长和完善。"话音未落,夏宇俯身贴耳轻声道:"当然,那请你先来。"看着他微微的笑容,我大叫:"中计啦!"回家后,又仔细回想了那天与夏宇聊天的情形,故成此文,权作引玉之砖。

耿忠平于枣庄回沪后一日
2010-5-25